无障碍辅助浏览 无障碍声明

动态要闻

文章分享:

寻甸县残联多举措推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成果显著

2025年09月19日 11:17  |  来源: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残联   

残疾儿童是需要全社会给予更多关爱和呵护的特殊群体。今年以来,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残联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列为年度重点工作和重要民生实事,精心组织,创新思路,综合施策,全力打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民生保障仗”,全年救助残疾儿童204人次,救助资金153万元,分别比2024年增长74%、30%。

01创新工作思路,优化服务供给

拓宽筛查发现渠道,加强与卫健、教体、民政等部门的信息共享与协作,建立完善早期筛查、评估、转介机制,努力实现“发现一例、救助一例”。丰富康复服务模式,在巩固机构内集中康复训练的同时,积极探索和推广“机构+社区+家庭”相结合的综合康复模式,为30名不同需求、不同情况的残疾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上门康复服务。提升康复服务品质,严格定点康复机构准入与管理,加强专业人员培训,引入优质康复资源,注重康复训练的实际效果与生活质量提升相结合,促进残疾儿童全面发展。

1

02推动县内康复,减轻家庭负担

指导县第一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建成儿童康复科室并成功申报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机构,有效解决了部分家庭因无力到省市级机构治疗,从而放弃残疾儿童康复的问题。目前,县第一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可承接孤独症、脑瘫、发育迟缓、言语发育障碍等患儿康复治疗,寻甸成为全市郊县区中儿童康复机构数量最多、康复种类最全的县区。一年来先后有57名残疾儿童在县第一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接受康复治疗,占全体接受治疗儿童的30%以上,节省家庭开支40余万元,越来越多的残疾儿童家庭选择在县内实施康复训练和治疗。

2

03聚焦提龄提标,提升康复质量

综合考虑残疾儿童家庭条件及康复效果需要等实际,制定《寻甸县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实施意见》,在“救助年龄、救助标准和救助条件”上进行相应放宽或提高,将国家和省提出的0—6岁救助年龄范围扩大到0—14岁,将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救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最高补助20000元,38名6岁以上残疾儿童获得康复救助,救助资金49.5万元。根据第三方专业机构统计数据,2025年寻甸县残疾儿童获得康复救助有效率达97%,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服务家长满意率达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