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辅助浏览 无障碍声明

动态要闻

文章分享:

石林:足不出户,量身定制!残疾人托养服务覆盖577人

2025年08月22日 10:41  |  来源:石林县残疾人联合会   

残疾人托养是针对残疾人开展的一项个性化管理服务工作。按托养方式划分为集中托养和居家上门服务。其中,居家上门服务是残疾人在家“坐等”就能享受到的特殊服务,通过机构服务人员“走村串寨”,让残疾人“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关爱,从而让这项特殊服务更加温馨、更加贴心。

加大投入

为托养上门服务提供支撑和保障

根据昆明市相关文件精神,2025年,上级下达石林县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经费96.55 万元,其中,残疾人托养服务86.55万元,市级托养示范机构补助2家10万元。

按照1500元/人 .年补助标准,石林县2025年共实施残疾人托养服务项目577人,计划补助资金86.55万元,其中,集中托养159人,占27.6%;居家上门服务418人,占72.4%。

整村推进

逐步实现托养上门服务全面覆盖

为避免同一区域内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相互攀比、出现遗漏,石林县残联总结经验,采取以乡镇(街道)为单位,以村(社区)为单元,通过“整村推进”方式落实残疾人托养上门服务工作,在“几年一轮回”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全县7个乡镇(街道)全面覆盖。2025年,石林县残联根据机构性质和服务专长,对居家上门服务任务进行合理分配:

医疗机构“走出去”开展上门服务。石林博瑞精神病医院在集中托养(寄宿制)的基础上,结合部分残疾人不具备到医院集中托养,接受康复治疗的特殊困难,2025年申报承接残疾人托养上门服务,由医务人员上门开展心理辅导、精神状况测查、服药指导、居家康复等共性服务的同时,结合残疾人的差异化需求,开展体格检查、传染病筛查、适量给药、日常生活指导等个性化服务。2025年,石林博瑞精神病医院上门服务的精神类残疾人为50人,服务区域为板桥街道、大可乡。

家政公司“走进家”开展上门服务。家政公司服务对象为精神、智力、重度肢体残疾人,结合残疾人残疾类别、等级,有针对性地开展选择性服务,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生活照料和护理:包括居家保洁、小家电维修等家政服务,护理服务,沐浴、洗衣、洗头、定期理发和剪指甲等生活照料服务,点餐、送餐等助餐服务,等等。二是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包括洗漱训练、穿脱衣物训练、进食训练、如厕训练、室内外移动能力训练,等等。2025年,石林舒心家政服务公司上门服务对象为228人,服务区域为圭山镇、石林街道。云南小芳家政服务公司上门服务对象为70人,服务区域为西街口镇。

特色专科医院“开处方”开展上门服务。宜良蓝天针灸专科医院服务对象为重度肢体残疾人,结合入户筛查,根据不同残疾人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方案、开具药方,为有的放矢开展中医理疗服务奠定坚实基础。服务内容主要涵盖五个方面:一是运动功能训练。包括运动功能评估、规范使用辅助器具训练、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帮助其恢复或代偿)、康复训练。二是康复理疗。包括对托养对象进行常规体格检查(血压、心率、脉搏、体温),定期给对患者进行肝肾功能、血常规检查等。三是中医治疗、物理治疗及康复。包括对托养对象开展中药塌渍治疗(中药涂擦治疗)、耳穴压豆法、穴位贴敷治疗等。四是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包括健康管理知识培训、洗漱训练、穿脱衣物训练、进食训练、如厕训练、室内外移动能力训练,等等。五是家属支持服务培训。包括帮助家属学习如何有效地为服务对象提供支持,如以肯定、鼓励、支持和关心代替打击、低估、过度保护等做法;提高家属的康复意识和康复知识,使他们更加有效地支持服务对象康复,有效减轻残疾人家庭的压力和负担。2025年,宜良蓝天针灸专科医院上门服务的重度肢体残疾人为70人,服务区域为石林街道、鹿阜街道、板桥街道。

总结经验

不断推进托养上门服务再上新台阶

跨区域合作拓展上门服务内容。目前,石林县辖区范围内具备承接残疾人托养上门服务资格的机构共3家,分别为云南小芳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石林舒心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石林博瑞精神病医院,其中,石林博瑞精神病医院上门服务对象为精神类残疾人,服务内容以康复指导为主;2家家政服务公司上门服务对象为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服务内容以家政服务为主。总体来讲,石林县辖区范围的托养上门服务还不能满足残疾人的客观需求,为进一步丰富拓展托养上门服务内容,县残联主动与宜良蓝天针灸医院对接,对评估后具有康复价值的重度肢体残疾人开展以中医理疗为主的托养服务。当前,4家机构各有千秋、各具特色,赢得了服务对象的一致好评,残疾人的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不断增强。

上下联动确定上门服务对象。托养服务对象按照个人申请、村组审核、乡镇(街道)残联初审、县级残联审批的程序确定。根据年度任务,县残联从“全国残联信息化系统”导出涉及村组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名单,召开县残联、乡镇(街道)残联、村(社区)残疾人联络员参加的工作安排部署会,剔除长期外出、精神病医院在院患者等特殊人员外,由村(社区)残疾人联络员带领机构服务人员依次入户,做好宣传政策的同时,充分征求残疾人或残疾人家属意见,在对方同意的基础上,耐心细致地开展“代办”服务,帮助服务对象填写完善个人申请相关信息,避免出现不知晓政策、不会填写表格等情况影响项目申报的情况。项目实施过程中,县残联定期不定期开展督促指导,做到全程管理,切实把“送上门”的服务办好、做实。

轮流划片避免引发社会矛盾。托养上门服务对象分布在全县各乡镇(街道)的村村寨寨,由于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数量较大,而且每年上级下达的指标任务十分有限,年内不可能一次性实现县域范围全面覆盖。为降低工作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减少因分配不公造成的矛盾隐患,县残联根据各年度的指标任务,采取乡镇(街道)轮流实施的方式推进项目落实,让全县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在不断轮回循环中享受到扶残助残项目带来的实惠,切实感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