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要闻
【县区动态】寻甸县残联开展评残上门服务 切实解决残疾人急难愁盼
为着力破解行动不便残疾人“评残难、办证难”的痛点堵点问题,精准对接特殊困难群体迫切需求,打通服务残疾人“最后一公里”,5月下旬以来,寻甸县残联联合县第一人民医院、寻甸同和精神病院组建专业服务团队,深入全县16个乡镇(街道),集中开展“零距离”入户残疾鉴定服务。
精心组织 联动聚合力
县残联牵头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服务对象、流程标准与时间节点,确保集中评残工作高效有序开展。强化协同配合,县第一人民医院负责肢体、言语残疾鉴定,寻甸同和精神病院负责精神、智力残疾鉴定,抽调骨干医师组成专业工作组,形成强大服务合力。工作组走遍全县16个乡镇(街道),将服务窗口前移至残疾人家门口和乡镇、村集中点,实现服务网络全覆盖。
优化流程 便民服务提质效
推行“现场填表—专业鉴定—初步审核”无缝衔接模式,最大限度精简环节、压缩时限,让群众“只跑一次”甚至“一次不跑”。对瘫痪在床、重度精神障碍等行动极端困难对象,实行“优先入户、优先鉴定”,确保服务精准触达最需群体。工作人员现场解答惠残政策疑问,同步开展康复指导及需求摸底,实现鉴定与服务延伸双结合。
成效明显 惠民惠残暖人心
本次集中服务累计为339名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完成专业等级评定,其中重度肢体残疾占53%,精神智力残疾占32%,有效解决了部分残疾家庭的“出门难、鉴定难”问题,受到群众广泛赞誉。卧床多年的金源乡小村村委会马桑井村罗正兰大娘激动表示:“医生到家给我检查办证,真是帮了我们的大忙!”
建立机制 服务延伸固长效
入户残疾鉴定不仅方便了残疾群众,也减轻了他们的心理和经济负担,实实在在解决了残疾人办证难的问题,让广大残疾人家庭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县残联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定期摸排+动态响应”机制,推动下乡评残服务常态化、制度化。同时,加速完成本次评定人员的证件办理与发放工作,确保惠残政策及时精准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