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要闻
文明创建不停步 志愿服务暖人心
为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营造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风尚,持续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推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让昆明市残疾人工作彰显出文明和博爱的独特魅力,让广大残疾人朋友充分享受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围绕“邻里守望”“关爱残疾人”“重要节日教育宣传”“我们的节日”等主题,2021年,昆明市残联计划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者服务活动。
邻里守望迎新春,扶残济困过大年
2021年新春佳节,带着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关怀,市残联组成7个慰问组深入全市15个县(市)区的困难残疾人家庭,开展“邻里守望迎新春,扶残济困过大年”走访慰问活动 , 带领助残志愿者为贫困残疾人送去慰问金、慰问品及诚挚的新春祝福,让残疾人度过一个欢乐、祥和、喜庆的春节。
2021年昆明市困难残疾人新春走访慰问,全市共慰问6666名困难残疾人,按照每人300元的标准,发放慰问金199.98万元。
昆明市2021年关爱残疾人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启幕
根据《关于印发2021年昆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任务分解表的通知》精神,围绕“关爱残疾人”这个主题,结合“残疾人重要节日宣传教育”工作,市残联筹划开展“昆明市2021年关爱残疾人志愿服务系列活动”,目前已成功举办“第22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和“关爱自闭症儿童 星星的孩子也有春天”两场活动。
3月3日,市残联主办的“第22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在安宁举行。活动现场,进行了精彩的文艺表演,同时开展了健康讲座和健康知识有奖问答,开设听力健康筛查、助听器验配点,为听力残疾人士开展义诊活动,组织志愿者为居民发放爱耳、护耳教育宣传资料,传递爱耳日宣传正能量。超过200人参加本次活动,《昆明日报》、《街头巷尾》、K1新闻综合频道、K2经济生活频道、K5影视综艺频道等多家媒体对活动进行采访报道,累计报道20篇次。
4月2日在官渡区举办“昆明市2021年关爱残疾人志愿者服务系列活动——关爱自闭症儿童,星星的孩子也有春天”,共有200余人参加活动。活动旨在通过公益宣传及志愿者服务,让更多市民了解、接纳、包容自闭症儿童及家庭,激发更多爱心人士从实际出发,帮助、支持和关爱这个特殊人群。
活现现场,专家针对自闭症特征及综合干预进行了知识讲座并现场解答,全体参会人员与自闭症儿童共绘手掌画。市残联发出倡议,呼吁全社会关注、关爱自闭症儿童,手牵手,心连心,一起拥抱“星星的孩子”,用关爱消除孤独的障碍,促进社会文明和谐。
开展清明节缅怀先烈文明祭扫志愿服务活动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民族传统节日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市残联积极组织各县(市)区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节”缅怀先烈文明祭扫志愿服务活动。活动现场,开展了革命烈士陵园扫墓活动,瞻仰英雄纪念碑、缅怀先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重温入党誓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向残疾人进行了文明祭祀、森林防火、保护生态环境的宣传,营造了“文明祭祀、绿色清明”的良好氛围。
关爱残疾人志愿服务活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重要一环,对于让残疾人生活得更有尊严、更有价值、更加幸福意义重大,因此必须在实处见真章,在精细处显成效。
下一步,市残联将以昆明市持续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服务残疾人的重点工作,将“童心向党”“文化助残”“康复救助”等工作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紧密融合,持续打造昆明市文化助残“五个一”活动品牌;以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为主旋律,生动鲜活讲好十八大以来昆明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幕后故事,展现残疾人及助残先进典型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感人事迹;拍摄制作残疾人事业宣传片和扶残助残志愿服务宣传短片;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为载体,广泛开展结对帮扶残疾人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弘扬时代文明新风;以满足残疾人发展需求为宗旨,制定出台可操作的保护残疾人就业权益政策,持续组织开展各类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活动和培训,搭建残疾人就业创业平台,为残疾人实现幸福生活铺设康庄大道;投入残疾儿童康复专项补助经费1319.3万元,为尽可能多的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服务;持续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确保全市残疾人基本康复覆盖率、辅助器具适配率均不低于85%,残疾人服务满意率不低于90%。